——在2012年医院工作会上的交流发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增加,健康需求提高,对医疗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临床科室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关键取决于科室管理和发展。
医疗服务应以最短的疗程,最少的痛苦,最小的损伤及最好的疗效去体现人文关怀,并且充分尊重和考虑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信仰、伦理、经济等各方面的需求,这是现代乳腺专科建设的指导思想,按照这个原则,近年来我们加强硬件建设,注重科室管理,突出科室文化,乳腺科各方面工作协调发展,科室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硬件建设
(一)专科结构
乳腺病科成立于1997年1月,为全国较早独立建设的乳腺专科,也是西南地区最早的乳腺专科。经过十年建设,2008年我院成立了乳腺癌临床研究中心。目前,我院两个病区设置床位90张,下辖三个组:中晚期乳腺癌临床治疗研究组,乳腺癌整形美容研究组,早期乳腺癌微转移相关研究组。
(二)专业人员
科室现有医师17名,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3名;博士3人,硕士9人。现有护士33名,其中主管护师4名,护师10名,护士8名;硕士1人,本科9人,大专学历13人。
(三)诊疗设备
1、科室自有设备
科室拥有纤维乳管内视镜、乳腺微创活检系统、乳腺血氧分析系统,积极引进先进技术。
2、充分利用医院设备资源
通过科室之间的强强联合,利用医院先进设备充分为患者提供优质先进的医疗服务。
(四) 诊疗技术
乳腺癌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既能治愈乳癌又能保持生活质量维持女性形体美,既能治愈机体疾病又能弥合心灵创伤重建生活信心。为此,我院积极开展乳腺癌术后多种方式乳房整形术、DIEP乳房重建术、乳头内陷矫形术、保乳手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五)特色门诊
我科门诊分为普通门诊、专家门诊、预约特诊和多科会诊门诊,开展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门诊、乳腺微创诊断治疗门诊、乳头溢液门诊、乳腺癌追踪复查门诊和乳腺癌筛查门诊等特色门诊。
二、科学管理,制度建设
在科室的发展过程仅有上述的硬件是不够的,要保证科室良性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制度,培养科室凝聚力。因此,科室更应该重视素质提高和理念更新,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上下功夫。
1、管理是生产力,良好管理可以促进科室快速健康发展。同时,管理也是手段,使全科人员清楚地明确了自己的责、权、利,尽职尽责为科室发展服务,从而促进科室发展、让患者和我科室工作人员受益。
2、优秀团结的科室领导班子。科室形成了一个以科主任主要负责,科主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护士长、技术组长等人员组成的科室核心领导小组。核心小组对科室人员调动、工作分配、新项目开展、奖金分配、事务处理等工作形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认识、统一的行动,共同致力于把科室建设好。
3、建设适合科室发展的制度。科室制定了七方面管理制度:组织纪律制度、医德医风制度、服务质量制度、教学科研制度、人才培养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实现了以制度管人,管理制度对事不对人;明确了全科人员的责、权、利,使全科人员在一个平等和公平的环境下良性竞争发展;形成了依法做事,谁为科室出力,谁就光荣受奖,奖优罚劣;形成了一切从病人利益出发的良好科室氛围。同时在制度管理下,不忘记对全科人员的人文关怀,增加科室凝聚力。
三、科室文化及科室工作
1、科室始终把维护病人的权益作为科室共同的责任,以团结进取、务实创新为科训。我们的目标是:用最新的医疗护理知识,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2、我科以提高科室技术水平、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促进科室持续发展作为科室的发展坐标,实行乳腺内科医师、乳腺外科医师、乳房整形医师、心理调节医师、康复治疗医师五位一体化的乳房专科医师模式,以及肿瘤外科护师、肿瘤内科护师、整形外科护师、心理辅导护师、康复指导护师、肿瘤研究护师、辅助随访护师七位一体的乳房专科护理师模式。
3、用三个“提高”战略来培养人才。即以举办乳腺癌专业会议,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来吸引病人;以邀请省外专家来院授课指导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来悦服病人;以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来留住病人。
4、强调三“C”观念—沟通(COMMUNICATE)、沟通、再沟通。定期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及新旧病友座谈会,由抗癌明星与病友进行交流。开展“爱康沙龙”活动,在医患、护患、病友之间搭建一个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为病友提供一个交流乳腺癌康复经验的场所。改进乳腺癌早期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操,刻录成光碟免费提供给病人。结合个案进行随访管理,收集患者资料,对出院病人定时提醒下一周期的治疗及随访时间。
5、积极改良护理工作模式,优化病区环境,严格层级管理,实行包床到护,创专科护理特色。注重整体护理,对患者的生理、心理进行全方位的指导。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实施具有专科特色的个体化护理如术后康复指导、术后心理护理、指导佩带义乳、乳房自查等。
6、2011年2月我科正式启动和开展优质护理以来,认真落实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组织优质护理经验交流会,开展术前术后患侧肢体功能评定,开展PICC置管400多例,和癌症康复协会合作编排的《乳腺癌康复健身操》正在后期制作,准备向患者全面推广。